誤會之一:三恒系統不能開窗。
解惑:三恒系統是能夠開窗的,在智控系統的自控調整和后臺預警多種保護下,不再存有技術難點,只是不推薦常常開窗。
當三恒技術進到中國遭受的主要難題便是氣候差異,其中又以煙塵顆粒為主。開窗的目的是為了室內通風,清除室內CO?、VOC等,一般2小時開窗1次,就可以滿足通氣要求??墒遣灰浭彝饪諝庖彩俏廴局刂?,特別是秋、冬天的PM2.5常常爆棚。家里有:高效的能濾掉95%的PM2.5、和1小時整屋通氣1次全天新風更換系統,你還需要常常開窗嗎?
除了戶外污染嚴重,能耗也不太建議開窗的主要原因。當戶外污染進入室內后,室內環境監測探頭會往三恒控制中心傳出警告,加速空氣凈化速度,帶來不必要能耗損失。
誤會之二:三恒系統隔絕了人與自然,長久以往,免疫力豈不是下降?
解惑:室內環境品質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,例如VOC(也就是甲醛、苯等)和PM2.5含量太高,這種物質會抑制T細胞功能,從而誘發各種炎癥。
溫、濕度以及空氣質量,和許多病癥都是強相關的。日本醫學教授須藤千春的研究發現,在1961~1991年的三十年間過敏性疾病患病率上升了33%,原因就是居住環境中濕度的轉變。
恒溫恒濕恒氧只是優良氣體、溫度、濕度的居住環境,并非“無菌實驗室”,是不會降低免疫力的。就好比吃干凈、衛生的食品,只會讓身心健康一樣的道理。
誤會之三:三恒系統技術不過是拼拼湊湊,找個工程公司自己就能做。
解惑:近些年來人居消費升級,越來越多的店家進到健康家居市場,導致了暖通市場商品參差不齊的現況,很多人認為三恒不就是:毛細管空調系統+新風系統罷了,和空調+地暖+新風系統一樣簡單。
其實三恒系統可沒你想象的那么簡單,在分戶式三恒的研發階段,有太多技術難點必須攻破,三恒一體機的研發、溫度設置問題、戶間傳熱難題、新風分配問題、防結露防護體制、自控邏輯、節能難題。